n116735

1942年,鬼子在杨兴村抓获了一名八路军干部,可是往枣强县押送时半路被截和了,把

1942年,鬼子在杨兴村抓获了一名八路军干部,可是往枣强县押送时半路被截和了,把鬼子军官气得乱吼乱叫!

刘志坚,1915年出生于河北安平,家境贫寒,幼年失学,靠放牛为生。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,他毅然投身革命,加入中国共产党,凭着过人的胆识和坚定的信念,很快成为八路军的中坚力量。冀南根据地环境恶劣,日伪军扫荡频繁,他作为政治部主任,肩负组织群众、宣传抗日的重任。深入敌后,他组织游击队,破坏日军补给线,多次挫败敌人进攻,展现了出色的领导才能。1942年,抗战进入最艰苦阶段,日军加紧清剿,他临危受命,频繁奔波于各分区,传达上级指令,协调作战任务。他的足迹遍布冀南村庄,冒着生命危险,为巩固根据地四处奔走。

10月15日深夜,刘志坚带队执行任务,前往第六分区传达命令。行至杨兴村,突遇日伪军夜间扫荡,双方猝然交火。战斗中,他腿部中弹,从马背摔落,行动受限。危急时刻,他销毁机密文件,埋藏随身物品,试图自尽未果,最终被日伪军俘获。押回大营镇据点后,日军严刑审讯,企图套取情报,他坚称自己是普通士兵,毫不泄密。牢房条件恶劣,伤口未获治疗,他咬牙忍受痛苦,保持革命气节。日军猜测他身份重要,决定押送至枣强县城进一步审讯。

冀南军区闻讯震动,司令员陈再道迅速上报115师,刘邓首长下令不惜代价营救。陈再道连夜召集干部商讨对策,围攻据点风险过高,恐逼敌人加害刘志坚,众人一时无计可施。关键时刻,潜伏在伪军中的赵鼎新认出刘志坚,主动请缨照料伤势,暗中打探消息。他确认日军计划于10月20日押送刘志坚,并将情报传递至军区。陈再道抓住时机,命令20团副团长楚大明率两个连在押送路上设伏,务必救人。

10月20日清晨,八路军在南官庄布下埋伏。日伪军押送队伍包括三十余名日军开路,七十余名伪军押后,中间卡车载着被绑的刘志坚。战斗打响后,6连全力阻击日军,切断其与伪军联系。4连战士端刺刀冲向卡车,展开激烈肉搏。伪军中部分人与八路军有暗中联系,战斗中故意朝天开枪,避开交锋。4班班长纪志明率先冲上卡车,砍断绳索,背起刘志坚迅速撤离。日军猝不及防,死伤惨重,军官气急败坏,挥刀怒骂,却无力追击。八路军成功救出刘志坚,安全撤回根据地。

营救成功后,刘志坚被送往根据地医院,腿伤得到妥善治疗,数月后康复。他未因被俘受挫,重返岗位,继续在冀南组织抗战工作,协调群众武装,破坏日军据点,为根据地稳定贡献力量。抗战胜利后,他投身解放战争,辗转华北战场,参与多场战役,指挥作战有方。1955年,他被授予少将军衔,住进简朴宿舍,生活低调。晚年,他走遍各地,讲述抗战经历,激励青年铭记历史,直至1983年病逝,遗体安葬于烈士陵园,墓碑前松柏长青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