n116735

[微风]毛主席一向不喜欢摆弄花草,当年入住中南海菊香书屋时,还特地让人把院子里的

[微风]毛主席一向不喜欢摆弄花草,当年入住中南海菊香书屋时,还特地让人把院子里的花都搬走,只留下几盆没有花的植物。不过,到了“文革”时期,毛主席突然让人在院子里种了几枝大牡丹,这是什么原因呢? 1949年毛主席刚入驻菊香书屋时,他便吩咐身边人,将院子里那些名贵的花统统搬走,只留下几盆朴实无华的绿植。 在他看来,自己身处高位,一举一动都受到外人的关注,要是书屋里整日花团锦簇,来拜访的人难免会跟着效仿,容易滋生出爱慕虚荣的不良风气。 自那之后,菊香书屋便一直种些绿叶和树木,然而,到了“文革”时期,毛主席突然让人在院子里种下了几枝大牡丹。 这一行为与他往昔的习惯截然不同,一时间,大家都对此议论纷纷,其实,这背后有着深刻的缘由。 毛主席平日里就特别喜欢借典故来向身边人传达道理,这一次,他给身边的工作人员讲起了武则天与牡丹的传说。 相传,武则天称帝之时,在一个冰天雪地的寒冬腊月,她心血来潮,下令让百花在一夜之间全部开放,企图以此来显示自己至高无上的权威。 百花仙子们得知消息后齐聚一堂商量对策,在武则天“顺我者昌,逆我者亡”的震慑下,绝大多数花儿都畏惧权势,做出妥协,纷纷违背自然生长规律在寒冬腊月开放,唯独牡丹始终坚守着自己时令,从不改变。 武则天得知后大怒,一气之下将牡丹贬到了洛阳,可让人称奇的是,牡丹到了洛阳不仅存活了下来,反而成长的更加健壮,即便后来武则天派人放火烧牡丹,也没能让牡丹低下它高傲的头颅。 毛主席讲述这个故事,实际上是想借牡丹来弘扬一种难能可贵的精神品质。 早在“文革”期间,局势动荡,很多人在动乱中迷失了自我,失去了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坚守本心的勇气。 毛主席希望大家能以牡丹为榜样,在面对外界的压力与威胁时,哪怕遭遇被打压、被孤立,甚至遭受如同牡丹一般艰苦的处境,也绝不能放弃自己内心的信念。 他心里十分清楚,在艰难困境之中,只有坚定信念绝不向错误妥协,才能克服困难,找到正确的行进方向。 如今,菊香书屋的院子里依然种着牡丹,这些牡丹就如同一个精神象征,时刻提醒着每一个人,不管环境多么恶劣,都要始终坚守自己的立场,不被外界的干扰所影响。